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因為瑪莉是隻豬!


2017年1月19日,行政院年金改革辦公室依據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歷次會議、分區會議及各界之意見,擬具「2017 年金改革方案(草案)」,供 1 月 22 日舉行之國是會議討論。該改革方案的目標之一是兼顧「職業衡平」,拉近不同「職業別」年金所得替代率的差距。
總統府年改會和行政院年改辦公室的「拉近不同職業別年金所得替代率的差距,真的能讓年金永續嗎?能活到老、領到老嗎?在意自己退休生活的人到底要如何思辨,才不會被唬爛?
讓我們再回到漢利奇的文章。他的文章標題是「如何教孩子回嘴內容是分享他訓練兩個不到五歲小孩邏輯思辨的經驗。他在文章中指出,訓練小孩子事要有邏輯,能夠發現自己的謬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教他們聯結「想達到目的」和「提出的理由」
「瑪莉不讓我玩她的車子。」
「你憑什麼要求瑪莉讓你玩她的車子?」
「因為瑪莉是隻豬!
「瑪莉應該讓你玩她的車子因為她是隻?」
只要小孩子的前提(因為瑪莉是隻)和結論(所以應該讓我玩她的車子)放在一起,用「因為造句反問孩子就能夠促使孩子發現錯誤,重新思考和論證
年金改革的問題,遠比小孩子間的糾紛複雜,需要先透過問題引導思考。因此,我在社區大學上課時,先問學生:軍、公、教、勞是職業別嗎?學生用充滿疑惑的眼神看著我。
為了引導學生思考,我提供學生思考的方向:軍是一種職業,教也是一種職業,但「公」是一種職業嗎?「勞」是一種職業嗎?學生開始有不同的看法,但仍然不是十分確定。
我於是以建築師為例,問學生:在台北市政府替柯文哲抬轎的建築師,在遠雄替趙藤雄賣命的建築師、自行開業的建築師,他們的職業是什麼?公?還是勞?學生很快便發現公和勞並不是職業,建築師才是一種職業。
早在1967年,行政院便參照「聯合國國際職業標準分類」,訂定我國的職業標準分類,於當年公布試行,先後修訂6次。根據主計處2010年5月發布的最新版《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台灣的職業可分為十大類:
第1大類
民意代表、主管及經理人員
第2大類
專業人員
第3大類
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
第4大類
事務支援人員
第5大類
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
第6大類
農、林、漁、牧業生產人員
第7大類
技藝有關工作人員
第8大類
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
第9大類
基層技術工及勞力工
第0大類
軍人

在大類下面又分中類、小類和細類。
建築師是第2大類的「專業人員」,第21中類的「科學及工程專業人員」,第216小類的「建築師、規劃師及測量師」,第2161細類的「建築師如果建築師在學校教書呢?仍屬第2大類的專業人員,但可能要改列為第23中類的「教學專業人員」,第239小類的「其他教學專業人員」,第2399細類的「未分類其他教學專業人員」。
按照漢利奇的作法,要發現總統府年改會和行政院年改辦公室的目標是否有謬誤,只要將他們「想達到目的」和「提出的理由」,用因為造句子反問:年金改革必須拉近軍公教勞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的差距,「因為」軍公教勞的職業別造成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的差距?
軍是職業,教是職業,但公和勞並非職業,就像瑪莉不是隻豬,軍公教勞也不是職業別。總統府年改會和行政院年改辦公室的年改目標之一,是拉近軍公教勞退休年金所得替代率的差距,提出的理由是職業別造成的差距,就像五歲小孩的「因為瑪莉是隻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